欢迎光临浙江公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花都面塑:以面“塑”美食 留下儿时记忆

古代逢年过节,劳动人民都喜欢制作面食,慢慢地便出现专门用面粉捏塑各种形象的手工师傅。渐渐地,面塑制作成为民间流行的习俗,明清时期出现了多种流派,风格、种类各有千秋。流传至今的面塑,既是美食产品也是文化艺术品。今年4月,广州花都面塑入选花都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诞生于民国初期,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近日,新快报记者采访了花都面塑传承人袁灵芝,感受面塑所包含的儿时记忆。

融合面点面塑技艺

改良配方适应岭南

面塑是用面粉、糯米粉、水、食盐、食用色素等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简单工具,捏塑成各种鸟兽、人物形象的工艺作品。揉搓延搌拨卷,鱼鸟虫景物现……这是面塑制作过程中的常用手法,塑造出来的作品栩栩如生,各有特点,这就是指尖上的精巧手艺。

明清时期出现了多派面塑,早期全国面塑有三大流派——山东的李派、北京的汤派和上海的赵派。其中汤派为花都面塑之源,汤子博为第一代面塑大师,自制竹针,试捏面人,反复制作,后学习多门造型艺术和实用美术,曾入宫为末代皇帝溥仪捏制过面人,后传女弟子董凤岐为第二代面塑大师、省级面塑传承人,再传袁灵芝为第三代面塑传承人,后在广州花都生根落地。

袁灵芝在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2000年在北京期间结识面塑大师董凤岐,开始学习面塑技艺,并拜她为师。袁灵芝至今有从事面塑及美术教研、非遗授课、非遗培训等18年的相关经验,致力于非遗传承与培训。

袁灵芝介绍,“传统面塑多在中国北方流传,面泥较硬,需反复揉搓才能变软塑形。南方地区常有回南天,为适应花都的潮湿气候,我们改良了配方”。她抛弃了传统面塑常用的甘油和澄面,而是将蜂蜜、食盐同面粉、糯米粉混合,制作的面泥手感更软,方便搓制,成品不易褪色,这样制作而成的面塑作品风干后可保存5年至15年。袁灵芝在创作上主要是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融入岭南文化、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与本地风俗人情始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进行课程编排设计

让小朋友感受非遗

“推广非遗是我的初心,我并不以此谋生,希望未来能继续将传统文化融入非遗技艺中,并不断创新、扩大宣传面,为更多小朋友留下儿时记忆。”袁灵芝说,她于2016年在花都创办贝雅国际文化传播(广州)有限公司,十分重视面塑文化在花都的教育,进行课程编排设计,让小朋友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了解面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的面塑工艺品摆件和面塑画。

袁灵芝将面塑技艺编排为非遗课程,传入各个校园,使得花都面塑材料不只是以食品的方式传承传播,更能以艺术的形式传承,传播。目前,面塑非遗课程进入花都区一百多所校园,指导一千多名在校老师学习面塑技能,学生达两万多名,并且已覆盖花都70%的幼儿园。

■策划:新快报记者 温卓涛

■统筹: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采写:新快报记者 左百村 林翠珍 实习生 陈芝冕

非遗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浙江公益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浙江公益网 zj.bjdshi.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