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浙江公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

范志毅寄语后辈 30岁申花再出发 超级杯成第1块试金石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秦东颖

按照斯卢茨基的战术思路,申花或将放手一搏,以体现他的执教风格。

“申”生不息,“花”开不凡。2月21日,上海大鲨鱼男篮主场变身为一片蓝色的海洋,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2024出征仪式暨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上海体育馆举行。本赛季加盟申花的4名新援一同登台亮相。

成立于1993年12月的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迎来而立之年。在当天的仪式中,上海足球教父徐根宝、曾经的申花队长范志毅获颁“终身成就奖”;10家球迷俱乐部获颁“并肩战斗奖”。

徐根宝获颁“终身成就奖”。

“三十而立”企稳行远

徐根宝在外地带队比赛,未能来到现场。上台领奖的范志毅难掩激动的情绪,直言跟1995年申花拿到甲A冠军时同样激动。“拿这个奖,感觉自己受之有愧,因为足球不是一个人踢的,荣誉成绩是跟队友一起拿到的,是他们成就了我。申花30年之路,走到今天,是这个集体和平台成就了我。”

范志毅获颁“终身成就奖”。

曾经球场上霸气十足的“范大将军”,通过视频集锦一幕幕地呈现,也激励着年轻的申花队员。对于即将出征的申花队,范志毅寄语,“用你们不懈的斗志去赢得每一场比赛,为申花争得更多的荣誉。”

站在新的起点,申花又将奔赴2024赛季的新征程。申花俱乐部董事长、总经理谷际庆用“稳稳当当走好每一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天、兢兢业业踢好每场球”的三句话,为球队吹响集结号。

谷际庆谈到,过去的一年俱乐部负重前行,取得点滴进步,但更多是看到了差距和不足。无论在提升球队技战术水平还是强化俱乐部自身职业化建设,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继续依托久事集团的资源优势,对标国内外优秀足球俱乐部,尽快找到俱乐部正确的发展道路。”

申花俱乐部董事长、总经理谷际庆为球队吹响集结号。

上赛季,久事入主的申花以足协杯冠军迈出第一步。如今,谷际庆跟球员们算了算新赛季的日子,“新赛季从2月底正式打响,不算亚冠联赛,将于11月结束,总共将近9个月,270天,每一天球队都将在训练、比赛、生活间反复切换。希望球员们以职业的精神和态度踏实勤勉地完成每一天的工作,比赛场上舍我其谁,训练场上全情投入,回到生活中仍不放松。”

今年是久事接手申花的第二个赛季。去年此刻,谷际庆跟他的团队还在为俱乐部的生存和确保联赛准入在努力。今年,球队人员齐整,外界对球队也有了更高的期待。除了常规的联赛杯赛,申花还将迎来洲际赛场的考验。谷际庆给队员们绷紧了弦,“整个赛季,各类比赛总共40多场。我们没有资格,更没有权利挥霍浪费任何一次机会。每一场比赛对于我们来说也许都是最后的决赛。希望每位球员,时刻专注于球场,专注于每一场比赛,每球必争,寸土不让。”

新帅的首张成绩单

2月25日,超霸杯比赛就将在虹口足球场打响,申花将与海港队上演中超赛前的“德比热身”,交出俄罗斯人斯卢茨基执掌帅印后的首张成绩单。

斯卢茨基多年前在莫斯科中央陆军以及俄罗斯国家队取得过成功,他也是申花队史上第二位俄罗斯主教练。2004赛季后半程,俄罗斯人涅波接手申花。第二年,他带领球队重回正轨,夺得联赛亚军。斯卢茨基启程赴上海之前,涅波曾经给前者打过“预防针”,提醒执教申花肯定会遇到困难。

1月初,斯卢茨基和他的团队抵达上海后,就马上投入到工作中,体现了高效的风格。从1月中旬到2月中旬,申花在冬训期间打了7场热身赛,取得3胜2平2负的战绩,起到较好的实战效果。

目前的申花队正在经历新老更替,年轻球员逐渐挑起大梁,特别是朱辰杰和蒋圣龙组成了国内最佳后防线;今年新加盟的外援路易斯、马纳法,内援高天意、谢鹏飞,又充实了球队的新鲜血液,申花面貌一新。

球队新援亮相。

斯卢茨基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我的角度来说,成功与否不仅是俱乐部拿到什么样的名次,或者拿到冠军的头衔,我更看重中国球员能够通过我们的培养,最终走入欧洲的赛场,我认为那是更值得骄傲的事情。”

斯卢茨基崇尚开放平衡的攻势足球,善于发掘和培养年轻球员。他的执教理念不仅注重技术层面的训练,更注重培养球员的思维和创造力,让球队在比赛中更具竞争力,也为年轻球员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现阿森纳队长厄德高、现役英格兰国脚鲍恩、俄罗斯球星戈洛温等,都是在斯卢茨基麾下得到显著成长并逐步跻身一流球员行列。

从前几场热身赛可以看到,斯卢茨基要求队员更多地控球打地面,通过快速向前、高压逼抢来推动进攻,这对个人能力和队形的保持都有较高的要求。超霸杯与海港一战,申花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按照斯卢茨基的战术思路,申花或将放手一搏,以体现他的执教风格。

范志毅上海申花超级杯 新浪体育公众号 相关新闻相关微博加载中点击加载更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浙江公益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浙江公益网 zj.bjdshi.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